火箭试车事故背后:投资正大量涌入商业航天
来源华夏时报
记者陶炜南京报道
尽管民营商业航天企业北京天兵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天兵科技”)在日前一项动力系统热试车中发生了意外,但在一些投资人看来,这并不会改变他们对于商业航天领域的投资信心。
“马斯克的星链上天六千多颗了,已经正式在北美、欧洲、大洋洲等地开展业务运营。国内在低轨卫星领域有超过两万五千颗卫星的计划,现在还在起步阶段,国家肯定是要发展这一块的,这是个非常大的市场。天兵这次试车出了事故,并不代表这个领域不能投了。”南京阅微知本总经理陈月伟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今年以来,商业航天赛道投融资格外活跃,据统计融资已达55起,单轮融资额过亿以上的为12起。
以本次发生事故的天兵科技为例,就在6月6日刚刚完成了15亿元的C 轮融资,而这还不是今年商业航天领域融资金额最大的。不过记者注意到,作为融资主体的天兵科技母公司江苏天兵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尚无此轮融资后的股权变更信息,这就给股权融资款是否已经到账留下了悬念。
罕见的试车变试飞
在过去的20多年时间里,全球共有8款液体运载火箭首飞失败,包括马斯克旗下的独角兽SpaceX。但发生在天兵科技身上的这次事故,依然是罕见的。
6月30日下午,多名河南巩义市市民发布的视频流传到网上,一火箭在飞行途中冒黑烟后坠落起火。巩义市应急局随后回应称火箭试飞,暂无人员伤亡。此次发生事故的公司天兵科技是中国民营商业航天企业的领军者,去年4月2日,天兵科技的天龙二号中型液体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首飞,这也是我国商业航天首款成功入轨的液体运载火箭。
6月30日晚间,天兵科技发布微信公众号对该事件进行了回应。该回应称,此次事故为天兵科技自主研制的天龙三号液体运载火箭在河南巩义综合试验中心开展了一子级九机并联动力系统热试车。在过程中,一子级火箭正常点火,发动机推力达到820吨,因箭体与试验台连接处结构失效,一子级火箭脱离发射台,在升空后箭上计算机主动关机,火箭跌落在距离试车台西南1.5公里的深山中,箭体在跌落山中后解体。7月1日午间,天兵科技回应媒体时称,除了火箭损失外,没有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现场工作人员正在寻找黑匣子,收集(火箭)残骸,需要等所有数据都收集到后进行数据分析,才能把事件完全解释清楚。
火箭动力系统试车又被称为“不起飞的点火”,是将正在研制过程中的火箭安装在试车台上,通过点火的方式,让包括发动机在内的各项动力系统联合工作若干秒,来验证火箭设计的准确性,并发现火箭研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火箭最接近飞行状态的一项试验。试车不是试飞,通常会用多根钢缆加配重把火箭固定住。火箭发射失败并不罕见,但火箭在试车时因为没固定住而飞出去,在航天史中是非常罕见的。
对标猎鹰9号
本次试车的天龙三号火箭是中国首款大型商业运载火箭,其设计目的是对标SpaceX的猎鹰9号。
按轨道高度分类,卫星可分为低轨卫星(LEO,小于1000公里),中高轨道卫星(MEO,1000公里至20000公里)、高轨卫星(GEO,地球同步轨道,35786公里)。我国著名的“北斗”卫星主要是运行在地球同步轨道和21500公里的中高轨道上,而马斯克的“星链”则主要由低轨卫星组成,猎鹰9号就是SpaceX发射这些低轨卫星的主力火箭。
在中高轨卫星和高轨卫星领域,我们的航天国家队“长征”系列火箭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在低轨卫星领域,猎鹰9号作为一款可一次携带多颗卫星的火箭,成功地实现了火箭的回收和重复使用,大大降低了太空运输的成本,因此在低轨卫星发射领域有极强的成本优势,截至2024年6月29日,“星链”卫星升空总数已经超过6600颗。猎鹰9号因此成为众多民营航天企业追赶和效仿的目标。本次试车的天龙三号火箭,也同样是按照一箭群打和可回收重复使用去设计的。
低轨卫星具有延迟时间小、链路损坏速度慢等优势,因此被认为是下一代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发展趋势。根据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的GW星座计划,预计发射12992颗低轨卫星,从而确保全球覆盖和高效通信。目前中国已经向国际电信联盟(ITU)递交了频谱分配档案,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卫星发射和信号验证,以正式获得频段使用权。由上海垣信卫星科技有限公司推动的G60星链计划,计划发射的卫星总数达到一万两千多颗,其中计划在2024年发射并运行至少108颗卫星。这意味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资金争相涌入商业航天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这是商业航天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1月,工信部等7部门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将布局6G、卫星互联网、手机直连卫星等关键技术纳入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由0.8万亿元增长至1.9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3.3%;2024年市场规模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将达2.3万亿元。
今年以来,商业航天赛道投融资格外活跃。创投通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商业航天赛道融资55起,其中,单轮融资额过亿以上的为12起,包括天兵科技、清航空天、航天驭星、深蓝航天等企业。其中,天兵科技的融资是6月份刚刚完成。根据天兵科技6月6日对外发布的消息,公司完成超15亿元C 轮新增融资,本轮融资由梁溪科创产业母基金(博华资本管理)、无锡产发等多家机构共同完成,资金主要用于天龙三号大型液体运载火箭的首飞与批量化生产、天龙三号可回收状态产品研制、天龙二号中型液体火箭的批量化生产。自成立以来,天兵科技已完成15轮融资,累计获得资金超40亿元。而这还并不是该领域融资金额最大的。今年初,上海市国资委下属控股企业上海垣信卫星宣布完成67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卫星行业的最大单轮融资金额。
在本次事件发生后,天兵科技6月6日宣布完成的15亿元融资是否已经到账成为一个悬疑点。
“宣传归宣传,火箭试车事故背后:投资正大量涌入商业航天融资款通常并不是一次性到账,不管是一次性还是分批,会约定打款时间或者触发某个条件后付款。从到账时间来说,快的一个星期,慢的一个月都有可能。如果是设置了里程碑付款方式,企业经营到了某一个阶段才会付款。如果款还没打就发生一些比较重大的变化,投资方也是有可能反悔的。”南京一位从事企业咨询业务的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这意味着,如果天兵科技的15亿元融资款还没到企业的账上,在目前的情况下是有可能产生变数的。但对于融资款是否已到账问题,天兵科技并未回应记者的采访。天眼查数据显示,天兵科技6月宣布完成融资后,
尽管发生了事故,且业内普遍预计会引发商业航天领域的监管加强,但从记者接触到的投资人来看,并未改变他们对商业航天领域的投资信心。“投资逻辑还没有改变。市场需求在那儿且增长很快,如果技术没什么问题,那该投还是要投的。”陈月伟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责任编辑:徐芸茜主编:公培佳